公司要上新品了,马上要做营销推广,然后项目负责人把你叫过去,跟你说了一通这个产品如何如何牛,上线如何如何的重要,老板是如何如何重视,它包含了公司多少心血.......等等。
总之一句话,一定要把销量做好。
接下来,我们绞尽脑汁、费劲心思做好用户分析、整理好产品卖点、做好定价、铺好各个推广渠道之后,把产品推出去,然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
好像还差点什么!
文案!再去看看你的产品包装文案!消费者能get到你的产品卖点吗?是他想要的吗?他看完你的文案能对你的产品建立认知吗?你说的大段大段的介绍,他信吗?他会想下单购买吗......
老贼在看了很多高销量的营销文案之后发现,这些产品都非常重视文案的输出,都会采用很多不同的文案方法,但是这5个实用技巧,大家都都很喜欢用。 1、卖点集中
“不要试图把一个产品的多个卖点同时推向消费者“,这是很多国内外文案实践者给我们的一条中肯建议。
一篇产品文案,如果仅仅是产品卖点的一个个罗列,一方面目标过于分散,另一方面消费者根本看不过来,也完全记不住。
“你这都说的啥?你想表达啥?”
所以说,你总是觉得你的产品卖点很多,每个卖点都很好。但是在文案中,还是要做到卖点集中,突出核心关键卖点,其他卖点可以说,但一定是协同。
你也可以对不同的人群或者在不同的场景推不同的核心卖点,每次只推1个,集中突破。 同时,卖点集中,其实就是针对某个人群的卖点要集中,那么这个人群也要集中。
文案这事,其实说白了就是用对的方式向对的人讲对的话。(好好思考一下)
很显然,再好的内容,如果讲的对象弄错了就容易对牛弹琴。再者,如果针对的人群多了,那也很难讲出大家都觉得对的话,这也就散了。
你的文案,最好锁定好精准目标人群说出打动他的卖点,哪怕是说出只有他们听得懂的话也没关系。
如果你有很多话(卖点)要给不同的人说,那就对不同的人群用不同的话来讲。
总之,对于那一拨人,卖点要集中 2、快速建立消费者认知
当你的目标人群集中了,卖点也够清晰够集中了,接下来就需要快速让消费者对你的产品建立认知。
没人会愿意买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产品。风险太高。
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快速建立消费者认知的方法,利用认知基模! 什么叫基模呢?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之一,它是我们的认知中所有知识的一个海量集合。 举个例子:
西柚是柑橘科属的亚热带水果,簇生成串,皮薄且软。果肉分瓣,颜色呈淡黄色到珊瑚红,从多汁到微干,从香甜可口到酸味扑鼻。
如果你不是很了解西柚,那么现在请你闭上眼睛,根据上面介绍想想西柚是长什么模样的。
我估计你很可能完全想象不出来。
那我们再换一种介绍试试:
西柚是一种小型的柚子,形似葡萄,皮如柑橘薄且软。
怎么样?这个时候你脑袋里是不是已经出现一个西柚的轮廓了? 看到了这个介绍,你就知道了西柚是和普通柚子形象差不多的,只不过是个头比较小,像葡萄的形状,而且它的皮是像柑橘一样又薄又软。 在这里,“小柚子”、“葡萄”、“柑橘”这些你已知熟悉的概念就是我们说的“基模”。
美国著名学者曾提出过“可得性偏差”,意思是:因为受记忆力或知识的限制,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总是利用自己熟悉或者容易想象的信息。
换句话说,我们习惯于用固有的认知结构去解释和理解新事物。对于产品,我们也是习惯于用过去固有的认知去理解。
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大量的描述性语言让人完全抓不到头脑。这个时候,一个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对方已有的认知基模,来解释未知事物,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们在做产品介绍或文案的时候,不妨也想想自己的产品特征、卖点、功能等和用户熟知的东西有哪些关联。这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首先,找到产品的特征和核心功能,全部提取出来,这个是一定要做的,否则你都不了解自己的产品,根本无法进行关联。相信没人比乔布斯了解他的产品了。
然后,寻找用户已知对象,与已知对象建立认知关联。
用户更容易记住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熟知的东西,而且倾向于看到他想看到的东西,越贴近自己的经验就越觉得安全,同时也越容易接受。
只有用户对产品本身建立充分认知和理解后,才能对你的各种优势以及卖点真正产生兴趣,进而更愿意掏钱!这些内容是在“揽客魔课堂”里了解到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