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推学院

在社交媒体上讲礼貌,你要分清各种“套路”

最近,一个小姑娘的吐槽上了热搜。她说,自己微信回复了老板一句“嗯”,结果被批评了,老板说:“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小姑娘表示不能理解,觉得很委屈,想辞职。然而,网友纷纷表 ...
最近,一个小姑娘的吐槽上了热搜。她说,自己微信回复了老板一句“嗯”,结果被批评了,老板说:“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小姑娘表示不能理解,觉得很委屈,想辞职。然而,网友纷纷表示,老板说得对。

网友并不是对老板狗腿,而是社交媒体上的确有自己的一套礼仪体系。社交媒体上的聊天,无论是微信还是QQ,都只有一个对话框,基本上是文字交流,就算有表情包,也还是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也听不到对方的语气。所以,社交媒体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话语规范,用词和边界感,和平时见面说话都是不一样的。

很多生活中的词汇,在社交媒体上都会有别的意味,生活中很正常的用词,放到社交媒体的场景里,就有特殊的表达负面情绪的意思,可能会造成不愉快。例如,呵呵,生活中就是笑,但在社交媒体上意思是“一言难尽”,是带着鄙夷的冷笑。又例如“哦”,生活中就是好的意思,但社交媒体上单独回复一个“哦”,就会被认为在表达不高兴,观感不好。“嗯”比较特殊,有的人觉得没问题,习惯打一个“嗯”,有的人就会觉得太冷漠、没礼貌。会传递出什么效果,全看接收的人怎么想,能不能理解。

如果说,生活中小姑娘个人习惯“嗯”这样的表述,那以朋友的身份来回复,只要表明了是个人习惯,一般都能理解,没有问题。但当微信被用作工作,微信上的礼仪就是职场礼仪。而职场礼仪的底线是尽可能不出错、不让对方误会甚至不愉快。“嗯”是有可能引起对方不愉快的,老板跟小姑娘说,最好回复“嗯嗯”或者加个“好的”,就是为了避免因为这一点可能的不愉快情绪丢掉客户,只是一种保险的做法,没什么不对。

小姑娘可能觉得自己一个无伤大雅的个人习惯被冒犯了,但对待客户和对待朋友,边界是不一样的。就像给朋友发各类表情包,是幽默,而给客户发,就是轻浮,不尊重,基本要完。

实际上,老板在回复中的态度挺好的,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指导。看对话,老板说之前就说过,也就是说小姑娘不是第一次“嗯”了。其实,如果不是原则问题,为了避免误会、让业务进行得更顺利,作一些注意和改变,似乎是职场上必需的准则。而且,如果真的觉得这样的要求不合理或者没必要,甚至很委屈,可以尝试和老板沟通,直接为了一个“嗯”而辞职,似乎没有到这个程度。

社交媒体上的基本礼仪,生活中有一套,职场上也有一套,而且这样的话语规范和礼仪内涵,是在不断扩充和改变。怎么保持社交媒体上的礼貌和边界感,是现代人特有的新烦恼。也许也能算是一个甜蜜的烦恼,毕竟,社交媒体带来的交流体验和便利,都是前所未有的,享受了它的好,这一点基本礼仪和注意事项,是必须承受的吧。 □吴小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EO研究协会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cxb5918@163.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SEO研究协会网www.seoxiehui.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巨推学院www.jutuiedu.com。
分享到:
版权声明:本网页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hanzhangtoutiao@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诉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有 1 人参与

评论

相关推荐

zepinjie

1891篇文章

择品街http://www.zepinjie.com 认证空间http://user.qzone.qq.com/419783642 一站式大型商品分享点评社区,提供更加客观、真实、公正的商品点评分享,分享真实购物经验、点评商品质量性能优劣、晒家当秀搭配,合理计划购物需求、引导消费者理性、简单、快乐淘到自己喜欢的宝贝
TA的文章
广告
广告
广告
  • 今日热文
  • 本周热文
  • 本月热文
      小编推荐    
      热门服务     更多>>>
      热门搜索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