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2月17日,关于蚂蚁金服的最新IPO动态,综合公开信息显示以下情况: ### 1. **当前上市计划与官方回应** - 根据2024年12月蚂蚁集团的公开回应,公司明确表示目前没有上市计划,且否认了市场上流传的“借壳上市”传闻。 - 此前的2024年11月,市场曾传言蚂蚁金服可能重启IPO,并引发相关概念股大涨。但随后蚂蚁集团未正式确认该消息,仅停留在市场猜测层面。 ### 2. **上市的主要障碍** 蚂蚁金服若计划在A股上市,需满足以下核心要求,但目前存在以下障碍: - **实控人变更问题**:2023年1月,蚂蚁金服调整股权结构,宣布“无实际控制人”。根据A股主板规则,公司需满足“最近三年实际控制人未变更”的条件,因此至少在2026年1月前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 - **股权清晰性问题**:蚂蚁金服的员工持股平台采用“经济受益权”模式(类似虚拟股权),涉及数万名员工。这种架构被质疑存在股权代持风险,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中“股份权属清晰”的要求。 - **板块定位限制**:科创板限制金融科技企业上市,创业板禁止类金融业务企业上市,因此蚂蚁金服仅能选择主板,但需先解决上述问题。 ### 3. **市场传言与背景分析** - 2024年11月,市场传言蚂蚁金服可能配合征信、金融支付等政策调整重启IPO。这一猜测源于其两大动作:成立持牌征信机构“钱塘征信”以及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发展。 - 不过,分析指出,即使重启上市,蚂蚁金服的估值可能面临挑战。其净利润从2020年的575.3亿元降至2022年的312亿元(跌幅46%),且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模式持续调整,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其万亿估值的认可。 ### 4. **历史回顾与整改进展** - 蚂蚁金服曾计划于2020年11月以“A+H”同步上市,但因监管问题紧急叫停。此后,公司进行了多项整改,包括调整股权结构、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引入国有资本股东等。 - 2023年7月,蚂蚁集团完成监管部门要求的整改,并支付71.23亿元罚款,标志着其合规化进程取得阶段性成果。 ### 5. **未来展望** - 若要符合上市条件,蚂蚁金服需进一步调整股权架构(如将“经济受益权”转为实体股或托管股份),并等待实控人变更满三年(即2026年后)。 - 尽管短期内上市可能性较低,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核心优势(如支付宝场景覆盖、OceanBase数据库技术等)仍可能为未来重启IPO提供基础。 **总结**:目前蚂蚁金服暂无明确IPO时间表,主要受制于监管规则和股权问题。市场需持续关注其股权结构调整进展及监管政策变化。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