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直有许多关于网络使用、智能手机市场的图表,每次我都会思考“它们会成长到什么时候?”、“世界上会有多少人拥有这些设备?”之类的问题。 但现在我们知道了,答案就是“每个人迟早都会拥有”。但是,然后呢?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年龄超过15岁的人口有53亿人,其中大约50亿人有手机;这个估计数字有许多版本,不过各家的数字都差不了多少就是了。 网络上到底有多少手机? 要了解真实的状况有个困难:我们大致上可以从电信商发行的SIM卡数量,来推估手机的使用人数,但不少人拥有一片以上的SIM卡;此外,在发达国家中,可能许多10岁以上的人就已经在使用手机。 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有一半人口年龄在15岁以下;所以,如果单以总人口拥有手机的比例来计算,可能会低估手机在成人群体中的高使用率。 所以,上图中显示多达4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Apple提供的数字显示,今年初全世界有9亿台常态使用中的iPhone;这个数字跟该公司最近提供的销售数字相符; Google在今年的IO大会中指出,目前市场上大约有25亿台常态使用中的Android设备,而Android的开发人员面板(developer dashboard)则显示其中有95%是手机; Google的数字中,不包含在中国销售的Android手机;因为这些手机中并没有内建任何Google服务(但Apple的数字已包含在中国销售的部分);根据市场报告,中国有超过8亿台上网手机,里面有20%是iPhone,Android手机大概有6.5亿支。 那么,这些手机有多少是上网的呢?根据上述的资料来源,这些手机都已经常态性联网,所以才列入计算;然而,所谓“联网”其实是个模糊的概念。 目前最便宜的入门款Android手机价格已经不到US$50,但对于平均每天收入只有US$5-10、但手上都有手机的发展中国家居民而言,上网费用其实并不亲民。 此外,我们可能觉得理所当然的“充电”这件事,在电力系统不发达的国家也是一种奢侈品;有些人得付钱给家里有发电机、太阳能板、甚至汽车电池的邻居,才能让自己的手机不会变成砖头。 上网方式的差异 所以,尼日利亚的MTN Nigeria电信公司最近表示,他们的顾客中有47%拥有智能手机,但只有27%是活跃的网络用户(定义为“每个月使用流量5M以上”)。 当然,其中有些人为了省钱,会刻意只用WiFi上网(例如Google提供的免费服务),而这样的上网比例差异,在未来智能手机更多、或是近似智能系统(例如KaiOS)普及之后,还会越来越明显。 要消除这类差异的方法很多,像是降低移动上网的费用或难度(例如未来运用近地轨道卫星)、或是推广更廉价的太阳能发电板和WiFi上网方案;当然,还有个别市场为了竞争而祭出的“杀到见血”的价格。 总而言之,目前“使用中”的手机可能还超过40亿台,但“上网中”的手机可能就不到这个数字。 手机系统大战 过去,我们会讨论哪个手机系统比较强;然而,这场大战其实早就已经结束。在中国以外的市场,Apple和Google两边都是赢家;至于怎么赢法,则要看价格带和市场特性而定。 根据调查,在美国有超过80%的青少年使用iPhone,但在印度则刚好相反;而不同群体的使用方式也有差异:买高端手机的人,使用手机的频率也比较高。 在以下的图表中,分析了几个移动网络流量较高的地区资料;让我们来看看你的潜在顾客会在哪里: 手机系统分布;由左至右依序为美国政府用户、美国Facebook用户、维基百科用户、Facebook全球用户。 各种系统(深灰:电脑/棕色:手机/浅蓝:平板)使用的网络流量;由左至右依序为美国政府用户、英国政府用户、维基百科用户。 另一方面,近年来停滞不前、甚至有下滑趋势的PC市场,目前有大约15亿部正在服役之中;其中包括1亿部Mac、各种版本的Linux电脑加起来也是1亿左右, 另外有8亿部跑4年前推出的Windows 10系统,个人和企业使用各占一半。 同样的,这些估计数字也有几个不同版本,但多半也都是大同小异。 平板电脑知多少 那么,平板电脑方面又是如何呢?Apple表示他们有“14亿部移动设备,其中9亿部是iPhone,2亿是Mac、Apple Watch、以及Apple TV的总和”;所以换算下来,iPad大约在3亿到3.5亿部左右,这个数字与先前Apple公布的销售数字也大致相符。 从前述的资料,我们大约可以算出Google卖出了大约在1亿到1.5亿部的平板电脑;在中国境内,非Google的Android平板或许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以上。但同样因为上网数量比例的问题,所以很难抓到比较精确的数字;但总而言之,我们大概可以推估使用中的平板电脑总数在5亿左右。 从讲故事到讲趋势 业界有个老笑话,就是一位产业分析师从菜鸟变成老鸟的过程,就是从“用Word写东西”成长到用Excel算数据、然后如果最后都只需要用PowerPoint做简报,就算是出师了。 而过去20年,其实我们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我们用Word写文章讨论“如果未来大家都有手机,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然后用Excel分析市场的各种成长数字,最后用PowerPoint简报这些趋势的意义。 这正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试着解释当每个人都有手机、甚至智能手机时,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但也可以有另外一种解释:我们又走到了另外一个起点。或许以后我们不必再讨论手机市场如何变化了;下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将会是机器学习、区块链以及网络规范之类的趋势。 这些之后可以再写些文章来聊聊;不过,现在要分析数字或做简报,可能还太早了一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EO研究协会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cxb5918@163.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SEO研究协会网www.seoxiehui.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巨推学院www.jutuiedu.com。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