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的办公室,键盘声此起彼伏。仔细一看,小王在刷淘宝,小李在追《庆余年》,而你——正在把白天写完的方案删了重写。这场集体表演有个专业术语:摸鱼式加班。 当代年轻人终于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甲方:白天开会表演"收到",晚上加班表演"奋斗",朋友圈定时发送工位夜景照,配文"星光不负赶路人"。你以为在卷同事?不,你在给老板交"保护费"。 一、加班就是21世纪"投名状" 某大厂流传着神秘传说:工区最后一排的显示器,凌晨会自动亮起屏保动画。这不是灵异事件,而是摸鱼老手们的生存智慧——用发光的屏幕向老板发射忠诚信号。 当00后整顿职场失败后,95后发明了新型职场黑话:
这些行为本质是职场版的《动物世界》——工位上的每个摸鱼党都在用身体语言宣告:老板你看,我连下班自由都能牺牲,还有什么是不能献祭的? 二、老板为什么吃这套? 某互联网公司总监酒后吐真言:"我知道他们都在装,但装说明还在乎。" 这话翻译成人话就是:我要的不是效率,而是掌控感。 看看这些吊诡的职场现实:
这些行为构成了一套精密的职场暗码系统:加班时长=忠诚度,摸鱼演技=求生欲,无效内卷=投名状。就像古代臣子给皇帝进贡,重要的不是贡品价值,而是弯腰的姿势够不够卑微。 三、摸鱼党的绝地反杀 真正的职场刺客早就看透本质:加班要加在老板眼皮底下,摸鱼要摸出战略价值。 某资深HR透露的潜规则:
当代职场人正在完成行为艺术式的觉醒:既然非要我交投名状,那我就把贡品换成山寨货。毕竟在KTV假唱不丢人,只要调音师够专业——你看那个天天晒加班的同事,昨天刚提交的离职申请,理由是"要去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