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岗降薪本是为了应对那些能力与岗位不匹配的劳动者或其他特殊原因所采用的正常管理方式,但是某些不良用人单位为了降低违法成本,会利用此招数逼迫劳动者自行离职,遇到了,该怎么办? 若您不同意公司的调岗降薪安排,可按照以下步骤依法维权,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明确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包括岗位和薪资)。 未经协商一致,公司单方调岗降薪属于违法行为,除非符合以下例外情形: 1. 法定情形:如员工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第四十条); 2. 劳动合同约定:合同中明确约定公司有权根据经营需要调整岗位; 3.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如企业搬迁、部门撤销等,但需证明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维权步骤与策略 1. 书面提出异议 立即回应:收到调岗降薪通知后,第一时间以书面形式(邮件、书面信函)向公司明确表示不同意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保留证据:保存公司发出的调岗降薪通知、您的异议回复、沟通记录等。 2. 协商解决 主动沟通:与公司协商,要求恢复原岗位及薪资,或提出其他合理解决方案(如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补偿金)。 录音/记录:协商过程可录音或要求形成书面纪要,作为后续证据。 3. 拒绝到新岗位报到 坚守原岗:若公司强制调岗,继续在原岗位正常出勤,避免被认定为旷工。 -避免签字:不签署任何同意调岗降薪的文件,不默认接受变更。 4. 申请劳动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主张: 恢复原岗位及薪资; 补发降薪差额及利息; 若被迫离职,主张经济补偿金(N倍月工资)。 仲裁请求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提供劳动条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仲裁前置程序)。 5. 提起诉讼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关键证据清单 1. 劳动合同原件:明确约定岗位、薪资的条款; 2. 调岗降薪通知:公司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的书面或电子证据; 3. 异议书面记录:您提出反对的邮件、信函、聊天记录; 4. 工资流水:证明原薪资水平及降薪事实; 5. 考勤记录:证明正常出勤,未旷工或拒不到岗; 6. 证人证言:同事或上级对调岗降薪过程的证词。 四、注意事项 1. 时效限制: 劳动仲裁申请需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提出,逾期可能丧失权利。 2. 避免主动辞职: 若公司变相逼迫离职,切勿主动提交辞呈,否则可能无法主张经济补偿。 3. 谨慎签署文件: 公司可能以“协商一致”为由要求签署协议,需仔细审阅条款,必要时咨询律师。 4. 应对公司反制: - 若公司以“不服从安排”为由解除合同,可主张违法解除,要求支付赔偿金(2N倍月工资)。 五、法律后果预判 公司无合法依据调岗降薪:劳动仲裁或法院大概率支持恢复原岗位薪资,并补发差额; 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2N倍月工资); 协商解除:可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N倍月工资)。 六、总结建议 1. 先协商,后仲裁:优先尝试与公司协商,保留谈判空间; 2. 证据为王:全程固定书面、录音、电子证据; 3. 专业协助:复杂情况建议委托劳动法律师,提高胜诉率; 4. 保持冷静:依法理性维权,避免情绪化冲突导致被动。 法律条文参考: - 《劳动合同法》第29、35、38、40、46、47、87条;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27条。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