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推学院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复苏、AI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截至2025年3月7日,阿里巴巴基本面呈现“核心业务复苏、AI与国际化双轮驱动”的特征,但部分领域仍存挑战。以下从业务表现、财务数据、市场情绪及风险四方面展开分析:一、核心业务表现1. 电商业务:国内企稳,国际 ...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复苏、AI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截至2025年3月7日,阿里巴巴基本面呈现“核心业务复苏、AI与国际化双轮驱动”的特征,但部分领域仍存挑战。以下从业务表现、财务数据、市场情绪及风险四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业务表现

1. 电商业务:国内企稳,国际爆发

- 国内电商:淘天集团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9%,主要受益于GMV增长和佣金率提升,88VIP会员数达4900万(同比增长两位数),用户分层策略和内容化转型初见成效。但下沉市场竞争加剧,拼多多与抖音电商持续施压,天猫需通过补贴和精细化运营维持份额。

- 国际电商:国际数字商业收入同比增长32%,速卖通与韩国新世界集团合资、Lazada东南亚盈利成为亮点,跨境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菜鸟物流因电商重组收入微降1%,但全球化网络布局(如海外仓扩展)为长期竞争力提供支撑。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复苏、AI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2. 云计算:AI驱动增长修复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3%,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三位数增长,通义千问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如嵌入钉钉)推动B端市场渗透。

- 利润率改善显著,调整后EBITDA利润率触底回升至5%,政企市场(如智慧城市项目)与AI算力需求成未来关键。

3. 本地生活与创新业务

- 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高德地图导流与饿了么订单增长推动亏损收窄,但仍难撼动美团主导地位。

- 盒马鲜生拟分拆上市,菜鸟分拆后物流效率提升,但大文娱(优酷)与数媒业务贡献有限。


二、财务与估值

1. 关键财务指标

- 2025财年Q3(截至2024年12月31日):

- 总收入2801.5亿元(同比+8%),净利润464.3亿元(同比+333%),主要受益于降本增效与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 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31%(因云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但现金储备超5000亿元,财务稳健。


2. 估值与市场反应

- 近期股价大幅反弹(2025年3月6日美股涨8.6%至141美元),反映市场对业绩超预期及中国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

- 动态PE回升至12-15倍(对应港股120-150港元),分拆计划(如阿里云、菜鸟上市)或进一步释放控股公司溢价。


阿里巴巴:核心业务复苏、AI与国际化双轮驱动

三、市场情绪与催化剂

1. 积极因素

- 政策支持:中国GDP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消费与出口回暖,科技与绿色产业政策利好阿里云及国际业务。

- AI技术突破:通义千问在多模态模型领域领先,AI商业化加速(如奥运云传输案例)提升长期增长预期。

2. 短期催化剂

- 分拆子公司上市进展(如盒马、菜鸟);

- 2025财年Q4业绩指引(预计云业务增速进一步提升)。


四、核心风险与挑战

1. 竞争与市场饱和

- 国内电商用户增长见顶,抖音电商GMV或于2025年突破5万亿元,阿里需持续投入补贴与技术创新以维持份额。

- 国际业务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如欧美监管趋严)及本地化运营挑战(如东南亚Shopee竞争)。

2. 分拆与战略执行

- 子业务独立上市若估值不及预期(如阿里云目标估值400亿美元),可能拖累母公司股价。

- 管理层需平衡分拆后业务协同与资源分配,避免核心能力分散。


结论与策略建议

阿里巴巴基本面呈现“复苏与转型并存”态势,核心看点为:国际电商增速持续性、云业务AI商业化落地、分拆价值释放。

- 长期投资者:可关注港股(9988)估值修复机会,若PE低于10倍或分拆进展顺利,逐步加仓至组合8%-10%。

- 短期交易者:跟踪分拆事件、AI技术突破及消费数据,利用期权策略对冲波动风险。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冲突、分拆执行不及预期、AI技术落地延迟。

分享到:
版权声明:本网页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hanzhangtoutiao@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诉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

评论

相关推荐

yxp心平气和

3033篇文章

TA的文章
广告
广告
广告
  • 今日热文
  • 本周热文
  • 本月热文
        小编推荐    
        热门服务     更多>>>
        热门搜索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