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多到能开杂货铺,年轻人:别耽误我搬砖QQ现在像个塞满过期零食的破书包——花里胡哨的「厘米秀」「QQ宠物」早成了电子废物。打工人在地铁上被钉钉追杀KPI,哪有闲心研究「聊天窗口隐藏的第8种特效」? 反观微信,虽然被吐槽是「毛坯房装修」,但长按翻译、撤回不尴尬的设计,精准拿捏社畜「能躺着绝不站着」的心态。00后更狠:「花3秒找表情包都是对生命的浪费,有事直接发语音条!」 二、黑历史随时社死,谁还敢在QQ裸奔当年QQ被盗,顶多泄露给班花写的情书。现在要是被盗号,从小学暗恋对象到前公司工资条都能被扒个精光。更扎心的是,相亲对象翻到你15年前「葬爱家族」的QQ空间,当场就能把咖啡泼你脸上:「阿姨,我们不约!」 年轻人现在玩的是「电子套娃」——朋友圈装死,微博小号吃瓜,QQ?早锁成「仅自己可见」的电子棺材。 三、微信是生存,QQ是情怀,成年人只选保命项当代社畜的社交软件鄙视链:
有个段子说得好:「凌晨三点客户在微信喊你改方案,你敢装死?但QQ弹个『暖说说』提醒,你反手就卸载——老子暖个屁,房贷还没还完!」 四、中年人最后的倔强,年轻人眼中的大型羞耻play当80后还在QQ空间转发「不转不是中国人」,00后早转战ins风社交——用最少的表情包,装最高冷的逼。那些「踩空间」「偷菜」的回忆,在年轻人眼里比广场舞大妈跳《小苹果》还尴尬。 有网友毒舌:「现在用QQ秀炫富的,就像穿豹纹紧身裤跳社会摇,土到掉渣还自以为很潮。」 五、不是QQ老了,是这届年轻人活得太清醒60后还在研究怎么给孙子发QQ红包,90后已经学会微信设置「仅聊天」,00后直接玩「阅后即焚」。当代年轻人的社交哲学就三句话:
QQ的衰落,本质是场集体叛逃:当「点亮全部图标」的虚荣心,干不过「别烦老子」的生存欲,怀旧终究败给现实。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