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员工"竟是咖啡馆常客?揭开28岁女孩的"假装人生" 2023年初,广东女孩"叉烧"(广东方言中"不成器"的戏称)辞去互联网大厂高薪工作,却给父母编造了一份"国企员工"身份。每天中午12点出门打卡咖啡馆,下午刷手机、逛公园,晚上回家假装加班——这场持续两年的"职场戏剧",让她成了全网最神秘的"演员"。 "演"出来的自由,代价是什么? 1. 日常:咖啡香里的"职场剧" 叉烧的"工作日"剧本堪称完美:网购月饼谎称"单位福利",朋友圈分组屏蔽父母,偶尔用旅游照片伪装"出差"。实际生活却是:下午茶+自媒体创作+无目的闲逛。她坦言:"最爽的是不用穿高跟鞋挤地铁,不用应付领导甩来的PPT"。 2. 家庭:用谎言换来的"体面" 从小被父母严格管束的叉烧,最怕听到"别人家孩子考公务员"。她算过一笔账:若坦白失业,父母每天的焦虑电话会让她血压飙升;而假装上班后,微信里永远是"注意身体""加油工作"的暖心叮嘱。这种"精神麻醉剂",让她短暂获得了自洽。 3. 网友:有人狂赞有人破防 ? 支持派:"这不叫躺平,是跳出职场内卷的清醒!" ? 反对派:"吃住父母家还装独立,和啃老有什么区别?" ? 中立派:"如果她真能靠副业养活自己,我敬她是条汉子;但现状是……" 争议背后,藏着两代人的生存哲学 父母视角: "我们这一代人,把稳定看得比命还重。你爸当年为了进国企,连续考了3年!" 年轻人视角: "不是我们不想奋斗,是卷到怀疑人生。去年我同事月薪3万,体检报告却写着3个结节。" 社会学家解读: 这种现象折射出职场压力与代际观念的深层冲突。当"稳定"成为父母的安全绳,年轻人只能用"假装上班"这种荒诞方式,寻找属于自己的出口。 400天后,她终于想通了 最近,叉烧在社交平台发文:"下个月,我要和父母坦白。不是因为扛不住经济压力,而是不想再演戏了。"她说,这两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做咖啡拉花,发现了徒步摄影的乐趣;但代价是:朋友疏远、收入减半,甚至不敢生病。 文末话题 如果你是叉烧的父母,会支持女儿的"假装人生"吗?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