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推学院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2024年2月24日,人民法院案例库更新了一则游戏平台传播破解版游戏的著作权侵权案例,入库案编号为:2024-13-2-158-004。本案的亮点在于,如何认定网络用户侵害著作权行为可视为网络平台经营者行为。案情简介原告A公 ...

2024年2月24日,人民法院案例库更新了一则游戏平台传播破解版游戏的著作权侵权案例,入库案编号为:2024-13-2-158-004。本案的亮点在于,如何认定网络用户侵害著作权行为可视为网络平台经营者行为。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案情简介


原告A公司独家取得《喵斯快跑》(“Muse Dash”)的著作权后,发现在被告B公司运营的“葫芦侠3楼”平台上,有名为“【CTG】风哥哥”的用户通过百度网盘分享了涉案游戏的破解版本下载链接。原告结合发帖者的认证勋章、仅平台管理员可发布的发帖记录、状态显示等,认为发帖者在被告处从事网站管理工作,其行为应认定为被告的行为,被告应就该行为承担直接侵权责任。被告公司则辩称该帖系用户离职后发布,系用户的个人行为,被告已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不构成侵权,也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法院观点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本案争议的实质在于发帖者账号用户的发帖行为是否可以视为被诉网络平台经营者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的行为。


对此,法院分析如下:


1.被告经营的“葫芦侠3楼”软件平台并非仅限于游戏交流,还包括提供游戏下载服务并以此盈利,业务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范围。


2.根据发帖者的荣誉称号、发帖内容及时间,该网络用户与被告关系密切,其长期、持续性地以被告管理人员的身份从事涉案平台管理工作,本案被诉侵权行为亦系其以网络平台管理人员身份实施。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3.被告认可发帖者曾系其员工的事实,进一步佐证了该网络用户与被告存在着密切的管理、控制关系,是在被告授权下,长期、持续性地以被告管理人员的身份从事涉案平台管理工作,并且在被告所称的离职时间前后,其权限及发帖性质并无明显变化,其发帖行为是持续的,也是广州某网络科技公司能够控制的,故发帖者的发帖行为应归于被告公司。


4.被告有关发帖者发布涉案游戏时已离职、因而属于个人行为的上诉主张,系混淆了劳动雇佣关系存续与否与信息网络传播侵权责任认定之间的关系,二者是否存在劳动雇佣关系并不影响行为性质的认定。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裁判结果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于2021年7月23日作出(2019)沪73知民初561号民事判决:被告B公司赔偿原告A公司经济损失35万元和维权合理开支5.5万元。B公司不服,提出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9月25日作出(2021)最高法知民终2365号民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破解版游戏上传,平台难辞其咎?


诉讼启示


此类第三方游戏平台传播破解版游戏牟利时,往往会通过利用虚假用户身份上传游戏的方式来达到侵权风险隔离的目的。因此,游戏公司在对类似情况进行追责时,需要注意如下要点:


1.及时保存侵权游戏的证据


(1)通过使用电子取证的方式对侵权用户发布的破解版游戏链接、下载页面、安装包信息(如去除了正版付费验证)进行完整截图或者录屏,并记录发布时间、修改时间。


(2)通过公证途径下载侵权游戏安装包,录制操作视频,展示侵权版本绕过正版付费验证、运行功能完整的证据。必要时,还可以做两款游戏的代码比对鉴定以证明侵权事实的存在,做鉴定时应特别注意侵权游戏安装包提取过程的存证以及核对安装包完整性校验值的存证,以免鉴定意见因检材的瑕疵而无效。


2.证明平台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避风港”原则是网络服务平台常用的免责依据,但如果平台怠于为阻止侵权采取必要的措施,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则平台仍需承担侵权责任。


(1)平台内存在显著的侵权内容:如果游戏公司可通过应用下载榜单、媒体评价等证据证明权利游戏知名度颇高,平台理应知晓权利游戏的存在,却仍帮助或放任侵权游戏上架及传播,则应承担侵权责任。例如,在(2020)沪0104民初4625号案件中,权利游戏“地下城与勇者”具有较高知名度,恺某公司作为专业的游戏网站经营者,理应知道权力游戏的相关情况,但仍在经营的网站上提供被诉侵权游戏的下载及运营,并使用相关权利标识进行推广宣传,与被诉侵权游戏开发者一起构成共同侵权。


(2)没有建立合理的审查机制:平台没有设立举报“上传破解版游戏”行为的绿色通道,以及对多次受到投诉举报的账号没有及时封禁、对重复注册新账号上传破解版游戏的IP没有及时封禁,证明平台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在(2017)苏05民初331号中,法院认为被告(某短视频平台运营商)在影视作品权利人一次次发送侵权链接通知后,依然无法真正消除侵权视频反复出现的问题,在侵权情形如此明显的情况下,应负有较高程度的注意义务,但其并未尽到义务,故认定被告实施了帮助侵权的行为。


3.证明平台存在侵权的故意


(1)平台的宣传行为:平台功能介绍页面(“破解游戏集合地”)、宣传文案(如以“游戏免付费畅玩”“游戏破解资源”等为噱头)、对上传破解版游戏链接的帖子予以首页推荐、置顶推荐、设置破解版游戏专区或词条等。如(2020)沪73知民初261号案中,被告公司专门设置了“精品推荐”“人气推荐”板块,并且在被告向客服询问用户如何上传游戏时,被客服告知“不支持上传游戏”,从而证明了被告公司并非网络服务提供者,而是直接的侵权人。


(2)平台的盈利模式:通过举证平台的广告收入、付费会员功能(如“开通会员赠送xx游戏破解版”“开通年费会员赠送n款破解版游戏”等),证明其具有主动参与侵权行为的故意。


(3)平台与用户关系:通过观察用户在平台上的身份认证、荣誉称号、特殊权限、发帖持续时长等,证明发帖用户与平台之间的密切关系,如用户实质为平台管理员、平台运营公司的员工等,进而主张发帖用户的行为可视为平台的行为,平台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分享到:
版权声明:本网页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hanzhangtoutiao@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诉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

评论

相关推荐

老马与小马

3060篇文章

TA的文章
广告
广告
广告
  • 今日热文
  • 本周热文
  • 本月热文
      小编推荐    
      热门服务     更多>>>
      热门搜索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