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费5万,一节课没上,机构老板就带着全家移民了!” 近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家长联合举报,某知名少儿编程机构“AI未来学院”突然关闭全国300家校区,超10亿预付款一夜蒸发,5000多个家庭陷入维权困局!更可怕的是,这类“跑路”已从传统线下机构蔓延至线上直播课、AI自习室等新业态,甚至出现“假转型真收割”套路:“双减后转型素质教育”→承诺政府补贴→预售三年课包→卷款海外消失!
1. 跑路套路3.0版:披着“科技外衣”的精准收割- “AI+教育”成新幌子:机构宣称“AI自适应学习系统”,实则盗用开源代码包装成“独家专利”,以“高科技投资”名义吸引家长囤课。
- 资金池隐匿术:通过境外服务器签订电子合同,学费转入“教育科技基金会”账户,实际控制人早已取得圣基茨护照,司法追讨难度飙升。
- 案例实锤:据《2025教育消费维权白皮书》数据,仅上半年,全国教育类跑路事件中,87%涉及“科技转型”概念,涉案金额同比暴涨300%!
2. 维权困局:家长为何血本无归?- “预付费监管”形同虚设:多地教育部门要求机构接入银行存管系统,但部分机构伪造存管协议,甚至用PS公章通过平台审核。
- 法律真空地带:海外注册主体+电子合同免责条款,使民事诉讼陷入僵局。北京某律师透露:“10个案件中仅1个能成功冻结资产,多数家长只能认栽。”
3. 权威应对:教育部最新行动释放信号- “黑名单联网”:2025年起,全国校外培训机构法人及股东信息将接入征信系统,一旦被举报跑路,关联人员禁止高消费、限制出境。
- “一课一消”强制落地:所有预付费课程必须按课时核销,未使用费用30日内原路退回
家长必藏!4招识破“跑路前兆”- 查股权“套娃结构”:用“天眼查”搜索机构是否注册多个空壳公司,法人频繁变更需警惕(图示操作步骤)。
- 破译“促销话术”:?“政府合作项目补贴”:99%是虚构背书!? 验证方式:拨打12345热线查询备案编号。
- 试听期“压力测试”:坚持要求一周内随时退款,若机构推诿,立即向消协举报。
- 资金安全底线:只选择接入银行存管系统的机构,付款时确认收款方为银行监管账户(非个人或科技公司)。
教育投入本是家庭最珍贵的投资,但当“科技情怀”沦为敛财工具,唯有清醒认知+行动防御,才能守住孩子的未来! 如果您曾遭遇类似骗局,请点击【关注】并评论区留言“维权”,我们将汇总线索提交至教育部专项小组! 点赞破5000,私信发送“防骗”,免费领取《2025教育消费避坑手册》(含合同审查要点、维权话术模板)。 数据来源:教育部官网、《2025教育消费维权白皮书》、天眼查风险数据库 风险提示:本文提及案例均有司法记录可查,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