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推学院

互联网行业观察:阿里巴巴深化AI布局 腾讯加速生态整合

2025年2月,全球互联网行业呈现显著分化:恒生科技指数单月上涨17.88%,纳斯达克互联网指数则下跌4.28%。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成为市场主线,OpenAI、谷歌、微软等全球科技巨头持续推动大模型迭代,而国内企业如阿里巴 ...

2025年2月,全球互联网行业呈现显著分化:恒生科技指数单月上涨17.88%,纳斯达克互联网指数则下跌4.28%。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成为市场主线,OpenAI、谷歌、微软等全球科技巨头持续推动大模型迭代,而国内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通过开源合作与垂直应用整合,加速AI技术商业化落地。模型平权趋势下,云厂商成本优势凸显,叠加AI应用场景扩展,互联网巨头的估值逻辑正被重塑。

一、技术突破推动AI应用成本下降

全球大模型竞争进入新阶段。OpenAI计划推出GPT-5,谷歌开放Gemini2.0,苹果加速AI技术在中国市场的适配,微软则将AI能力嵌入游戏开发与数据分析工具。国内厂商中,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企业动作频繁:腾讯元宝大模型接入DeepSeek-R1,微信上线AI搜索功能;阿里即将发布Qwen2.5-Max,并与苹果合作推出AI新功能;小米首款AIPC产品蓄势待发。

模型平权效应显现,降低行业准入门槛。DeepSeek等开源模型的推广,显著缩小了国内外技术差距。据行业分析,模型能力的趋同将降低云厂商的研发和部署成本,加速AI应用在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的渗透。例如,阿里云通过自研大模型与开源生态结合,已形成从底层算力到应用层的完整解决方案;腾讯则通过整合小程序、微信搜索与AI能力,探索智能体生态的构建。

技术迭代与成本优化的协同效应显现。Meta成立AI人形机器人团队、微软推出游戏AIMuse等案例表明,AI技术正从单一工具向多场景开发平台演进。国内云厂商通过优化资源调配,进一步缩短AI商业化周期。例如,阿里云在推理模型和轻量级应用上的创新,已推动其客户成本下降约30%。

二、互联网巨头估值逻辑转向技术溢价

港股互联网板块估值修复趋势明确。截至2025年3月1日,恒生科技指数PE-TTM为17.88x,处于历史低位分位点。个股表现分化,阿里巴巴、阿里健康、哔哩哔哩等领涨市场,单月涨幅最高达24%。机构分析认为,AI技术赋能下,头部企业有望突破传统估值框架。例如,腾讯凭借社交场景优势,正将AI深度整合至金融、广告等业务线;阿里则通过电商与云计算的协同,探索GMV增长外的费率优化空间。

外资配置偏好反映长期价值重估逻辑。尽管美股科技板块短期承压,但中国互联网企业因估值低位和AI主题吸引资金流入。据摩根士丹利等机构反馈,阿里巴巴的AI基础设施布局和腾讯的生态整合能力成为外资关注焦点。市场预计,随着AI应用收入占比提升,互联网巨头的市盈率中枢或逐步上移。

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行业升级。国内支付机构备付金1月同比增24%,本地生活、电商等赛道持续扩容。美团、拼多多等企业通过直播、智能推荐等技术提升转化效率;腾讯游戏升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平衡监管与创新需求。分析指出,AI技术对降本增效的贡献已从概念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这将进一步巩固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

(注:本文数据及观点均源自公开资料,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源自金融界
分享到:
版权声明:本网页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hanzhangtoutiao@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诉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

评论

相关推荐

烈鹰

1938篇文章

TA的文章
广告
广告
广告
  • 今日热文
  • 本周热文
  • 本月热文
      小编推荐    
      热门服务     更多>>>
      热门搜索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