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作为领军者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2025年2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公开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础设施。他还明确表态,阿里AI战略的首要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一石激起千层浪,阿里巴巴的股价也随之暴涨。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方向,就是AI与云计算基础设施,包括扩建数据中心,部署高性能算力集群和研发新一代AI服务器,直指万亿参数级大模型的训练。第二,加速AI基础模型平台及AI原生应用的开发和商业化落地。第三,通过AI技术重构电商、物流、本地生活等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虽然这3800亿元约合500多亿美元,大概只相当于微软、Meta、亚马逊等硅谷巨头的年均资本开支。但阿里巴巴要在AI领域进行这样的大举投入,无疑是对未来的一次大胆押注。同时对于中国科技产业而言,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阿里巴巴总部
在我看来,阿里巴巴这样高调宣布,说明这些钱应该不只是为了简单地购买外部芯片,特别是不会用于大量采购英伟达的GPU。毕竟,仅依赖采购,难以形成持续的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而且在美国出口管制的大背景下,阿里巴巴的采购成本也会大幅提升。不过,我们也建议阿里巴巴不要只是自研芯片,而是要采取“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的策略,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产业协作,促进中国芯片产业的协同创新。我们想强调的是,芯片产业生态的构建和壮大,绝不是靠资金堆砌或单点技术的突破就可以完成的,更需要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标准的共建和长期的努力,耐心等待花开。观察欧美的芯片产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的技术壁垒源于技术能力和生态规模的复合效应。以英伟达为例,其重要的护城河之一便是CUDA生态。但是,CUDA生态并不仅仅来自芯片的高性能和英伟达自身的技术水平,而是经过19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400万开发者和3000多个优化库,才形成了如今的网络。英伟达甚至因为每年要投入数亿美元维护更新CUDA、培训开发者而差点破产。全球芯片产业发展史更是证明,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美欧日韩通过数十年的发展,才逐步构建起完整的芯片产业生态:一个从基础科研到应用技术开发,从研发设计到芯片生产到风险投资,从高度专业化的半导体设计到全球协同的供应链的体系。1950年代初,美国半导体产业通过“硅谷模式”实现产学研协同,孕育了仙童半导体和后来的英特尔、AMD、德州仪器等一众芯片巨头。后来,美国半导体产业又组成SEMATECH联盟和EUV LLC联盟等组织,共同推动半导体制造技术标准化和工艺优化,为后来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的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更是全球协作的产物。其独步江湖的EUV光刻机,由10万个零部件组成,但其中九成以上来自荷兰本土之外的供应商。光源由美国Cymer公司(2012年被ASML收购,但受美国政府管制)独家供应,高精度反射镜则由德国蔡司(Carl Zeiss)提供。这个产业生态,是欧美各国公司经过数十年共同协作才逐渐形成的。虽然阿斯麦因此要受到美国政府的管制,不能向中国厂商供应先进制程的光刻机,但这个产业生态也让他们始终处于创新的第一线。在2019年,也就是美国还没有开始对中国芯片产业进行全面封锁的时候,阿里巴巴便发布了“含光800”AI推理芯片,其性能甚至超过同期的英伟达T4芯片。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编译器、推理框架和行业标准,第三方开发者难以对含光800进行使用和适配,导致其应用场景极为有限,最终仅用于淘宝图片搜索等少数场景。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打造一款拥有超凡性能的“爆款产品”或许不难,但单纯追求技术参数,只会让产品沦为实验室成果。而作为领军者,还需要进行长期投入来搭平台和建立机制,甚至要倒贴钱、投入人力物力,助力合作伙伴进行创新,促进产业生态的形成。但从长期的角度,培育生态的事情又是必须做的,一旦生态形成,就会有更多创新者自发进入,在生态中贡献力量,领军者将因此构建起坚固的竞争壁垒,获得长期且巨大的回报。根据我们创新地图的观察,当前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围绕AI芯片领域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产业生态。其中,华为可能占据了核心位置,周围还聚集了壁仞科技、燧原科技等一批芯片企业。据统计,GPU国产化率也从2020年的2%提升至了2025年的15%,显示出中国AI芯片产业不错的发展势头。我们期待看到阿里巴巴不仅能够在云和AI硬件领域取得长足发展,还能利用自身长板,积极融入这个处于萌芽期的芯片产业生态,带动整个产业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因为这才是中国芯片产业突围的正确方向。而这次3800亿的大投入或许就是他们能给这个生态的“投名状”。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做出这一决定,阿里自己也将会得到丰厚回报。反之,若阿里巴巴延续封闭自研模式,就可能重蹈“含光800”的覆辙,错失参与生态发展的良机。最后,相信你也发现了,科技产业正在迎来AI浪潮。最近,我们的科技特训营直播课正在对这个大趋势进行讲解,如果你感兴趣,欢迎扫码加入,与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来!此外,前哨AI小课第四季即将在3月2日开始,Tina老师一直跟踪AI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至今已手把手带领3000多人掌握先进AI工具。现在购买还可以享受早鸟价,想要学习AI新技能的朋友不容错过,快快加入吧!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全球芯片企业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