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商用尚未清晰,但学习AI的热情已经被点燃。仅2023年一年,职场人在AI方面的学习就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和,几乎每个人都在焦虑自己的工作会否被AI替代。有同样焦虑的还有很多企业培训部门,他们急需引入大量AI课程来解决员工技能升级的问题。 这样强烈的市场需求,被专注于职业教育和数字化人才培养的「三节课」悄然承接下来。据三节课提供的数据,已经有42%的企业把“AI技能”作为优先的技能。从ChatGPT上线至今,在三节课平台已经上线了超过300门人工智能和AIGC类的课程,最火的一门课有超过5000人学习。2023年,AIGC相关的课程总学习时长超过10万小时,到了2024年,这一数据以每月30%的速度在增长。

三节课于2015年在互联网创业浪潮下应运而生,并以产品训练营、运营训练营、黑客增长训练营等一系列高口碑课程被广大互联网从业者认识。2020年,三节课聚焦于面向企业数字化学习方向,之后,进一步推出“数字化学习平台”,链接全球优质课程资源,按需提供培训内容,满足企业全员学习的个性化需求。 三节课的转型,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课程规模。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布棉告诉分秒帧,“我们第一阶段以训练营为主,主打精品化课程,一门课需要投入几十上百万来打造,像电影一样精雕细琢;第二阶段面向企业,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一些,课程数量从原来的几十门上升到200-300门的规模;第三阶段大规模拓展企业客户,主推全员学习,培训需求也越来越精细化,每年新增课程2000+门,超过12000小时。”

之所以有这么大规模的课程需求,布棉解释:“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级、不同的工作场景都需要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比如关于‘获客’,toB/toC获客不一样,大客户/小客户获客不一样,不同平台的获客方式也不一样,获客这一件事可能就有20多门课,这不是一门课程就可以覆盖的。” 三节课学员总数已超过300万,服务的国内大中型企业客户已超过3000家。其课程交付方式也从创业之初以学习项目、训练营的交付模式,变为现在100%的线上化交付。
高效且前沿的课程生产能力,是三节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据了解,三节课的课程团队仅40人,平均每月要上线200门新课程,如何才能高效快捷地生产高质量的课程内容,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是不小的压力。

三节课将“柔性供应链”的理念应用到课程生产中,平台化整合上游组织与管理下游客户,将企业里分散、多元的需求通过课程选题整理、发布给1000多位外部讲师,每个选题可能有超过20名具备行业经验的讲师参与课程设计,他们在课程团队的辅助下精准生产内容,灵活满足企业需求。 分秒帧是三节课“柔性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已深度嵌入到课程视频生产流程当中。据布棉介绍,从上千门课程的项目管理,到课程团队、外部讲师、外包团队之间的多方沟通协同,再到海量内容的资产安全保护以及在多个系统之间的高效传输,分秒帧帮助三节课降低制作成本超过30%,整体效率提升50%以上。
数百个课程项目有序管理,有条不紊 三节课的课程制作由课程团队主导,制作一门课程短则需要2周,长则需要3-4个月。每一位课程制作人手中同时会有数十门课程并行制作,整个团队同时处于制作流程中课程可能多达五百门以上。

除了并行课程项目多,物料还十分庞杂。例如一门3小时的课程,会被剪成20多条不超过15分钟的视频,每条视频1节课,每节课都有对应的原始素材文件和工程文件,另外还会有10多条宣传视频,再加上课程PPT、课程海报、上线宣传图等物料,“一门3小时的课程,会产生各类文件超过100个”。

此外,三节课的课程制作通常会涉及跨组织的三方协作,物料和沟通信息需要在讲师(外部)-课程制作人(内部)-剪辑师(外部)之间来回流转,这进一步加剧了混乱。 引入分秒帧作为视频生产协作平台后,这些问题不再成为课程团队的困扰。三节课为每门课创建不同的项目,再对众多课程进行分组管理,每个分组以课研的名字命名。讲师、课研、剪辑通过分秒帧,实现一站式协同,扁平化沟通。同时,以分秒帧项目为中心汇聚所有项目资产,每门课的内容有序管理一目了然。
分秒帧帮助三节课有效避免了课程项目、人员、资产的混乱,数百门课程在同一个分秒帧企业账号中完成协同创作,有条不紊。
海量资产安全快捷流转,大幅提效 三节课对于一门课的开发和制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流程:
- 首先由课程制作人进行选题策划,并协助讲师形成课程大纲,之后进行PPT打磨;
- 之后由讲师进行课程录制,讲师将录制好的视频素材发送给课程制作人后,进入后期制作流程;
- 讲师和制作人需要标记好哪些地方需要剪辑,并将视频素材发送给外包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
- 剪辑师将完成粗剪的视频发送给课程制作人进行一审,完成修改后,制作人再将视频发送给讲师进行确认;
- 最终成片还需要上传至三节课的内部编课系统,等待编辑和上线;
- 项目完成后,所有课程资产还需同步至NAS数据中心进行备份。

过去,在这个流程中,同一个文件至少需要重复上传下载3次,他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排队进行资产传输。这不仅极大拖慢了课程制作效率,资产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甚至可能在传输过程中外泄,形成盗版。

三节课将分秒帧嵌入到课程生产流程之后,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比如在后期制作环节,过去讲师、课程制作人、剪辑师三方之间都是通过网盘进行视频传输,为了不被限速,三节课为外部讲师都会购买网盘的VIP账号。但这些网盘账号无法得到统一管理,权限混乱,时刻都是安全隐忧。
分秒帧不仅支持极速传输,还有严格的权限管理体系。管理员可为不同角色的成员设置相应权限,包括邀请、分享、上传、下载、复制、删除等所有操作,都可灵活配置。现在,三节课通过的“文件收集”和“审阅分享”功能实现了内外部、跨团队的资产快速流转,并将下载权限严格限制在课程制作人的范围内。
布棉坦言:“这些课程内容是三节课的核心资产,我们愿意为此付费。”
过去,完成制作的课程视频和相关物料,需要人工上传到编课系统,耗费大量时间。现在,基于分秒帧的API能力,三节课将内部业务系统与分秒帧实现无缝衔接,在分秒帧上完成制作的内容,可以一键转存到三节课的内部编课系统。
在最后的资产备份环节,借助分秒帧提供的安全、低成本、高可靠的NAS归档服务,将分秒帧云端存储的数字资产自动备份同步至本地NAS,防止资产丢失,实现数字资产安全和统一管理。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和维护,大幅降本增效。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