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姣姣「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提要: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管理产品数量超1万只,管理资产净值合计超27万亿元,其中非货币基金规模为11.38万亿元,非货币基金持有人户数达到了6.69亿。 可以说,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已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个人客户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但是一直以来,“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成为基金行业的核心痛点,要化解这一痛点,将基金的长期良好业绩转化为投资者的获得感,投资顾问是重要的一环。 基金投顾试点运行4年多来,其在改善用户投资体验和优化投资行为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与资本市场的波动相呼应,用户对基金投顾的服务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期待。 基金投顾机构大PK 当前,公募基金市场上主要有5类机构可以开展投顾业务,分别是基金公司、基金公司销售子公司、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券商和银行,这些机构在提供基金投顾服务和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方面各具优劣势。 基金公司和基金公司销售子公司率先开展基金投顾业务,其在基金管理、基金遴选、投资运作上具有天然优势,投研实力强,能更好地进行投顾资产组合配置。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吸引大量长尾客户,可以和各家基金公司合作推出投顾服务,产品线齐全,但自身投研能力弱。券商长期深耕卖方研究,具备较强的投研能力和投资管理团队,投资覆盖范围较广,但在买方投顾中,面临如何服务好投资者等诸多挑战。银行主要以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为主,在固收类业务上具有传统优势,在权益类产品上投资经验相对欠缺,但具有较大基础客户群。各类型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在投研力、产品力、顾问服务力、渠道力(简称“四力”)领域的优劣势见表1。 基金投顾的模式和方案 根据投顾与客户的权利义务关系,基金投顾管理模式分为全权委托型投顾、顾问委托型投顾两种。 ●全权委托型投顾 全权委托型投顾是指客户与投顾机构签属投顾管理协议,将账户授权给投顾机构进行管理,由投顾机构代理客户做出基金品种、数量、买卖时机等投资决策。该模式对客户更为便利,跟踪难度小,但同时存在与客户互动少、投资者陪伴触达性不强的问题,需要投顾机构主动发挥顾问职能。 全权委托型投顾方案包括主动管理组合、指数基金组合、智能投顾组合等。在这三种方案中,主动管理组合、指数基金组合对投顾团队的投研能力要求高,需要较好地遴选适应市场环境的基金和行业,受主动调仓的影响,其组合管理的透明度低。智能投顾组合主要基于大数据分析、算法模型等量化投资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应对市场变化,通过构建丰富多元的策略组合,实现与多样化客户需求的适配,包括但不限于均线策略、估值策略、目标止盈策略、债市温度策略、股市温度策略等。 ●顾问委托型投顾 顾问委托型投顾是指由投顾提出投资建议,客户自主决定是否跟投。顾问委托型投顾方案包括行业跟投计划、主理人定期发车、基金体检等。其中,行业跟投计划、主理人定期发车等方案,没有固定的成分基金和配置比例,投顾团队或主理人会公布历史实盘业绩,定期或不定期发布市场观点、投资逻辑和跟投建议,一般跟投建议包括投资品种和投资份额两方面,投资者自主决策是否跟投。这两种方案客户参与感较强,将“投”“顾”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但客户与投顾团队、主理人之间的信任建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客户跟踪紧密程度的要求较高,与组合保持同步的难度较大。 基金体检支持客户一键导入基金持仓情况,由投顾团队对客户持仓历史收益、交易习惯、持仓结构等进行分析,并据此提供调仓建议,由客户自主决策是否采纳相关建议。基金投顾服务模式和投顾方案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投顾服务,遵循适配性原则 投顾机构会根据客户投资期限、预期目标收益、最大回撤接受度、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提供活钱、货币增强、稳健理财、固收增强、进取投资等多样化基金投顾组合,同时兼顾养老、子女教育等多个需求场景,满足客户多层次投资需求。部分基金投顾构建了客户标签体系,精准定位客户需求和风险偏好,深度挖掘客户个性化投资需求,并据此提供适配的投顾方案。同时,为了给客户提供全旅程的投资陪伴服务,投顾机构还提供策略运作报告、市场分析文章、直播或短视频、专属理财师、财富沙龙活动、交流互动平台多方面顾问服务内容。 切实提升客户投资体验的投顾探索 面对基金市场的大扩容和资本市场的复杂多变,投资者通过投资基金来获取预期的投资收益并非易事。究其原因,一方面,基金数量大幅扩容,普通投资者在基金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跟踪上存在劣势;另一方面,市场行情不断变幻,判断基金经理及基金业绩持续性的难度在增加。此外,投资者还普遍存在追涨杀跌、过度交易等非理性投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破解上述问题,逐渐成为基金投资亟待解决的“切身之痛”,这也正是基金投顾试点运行的初心。 目前,基金投顾多采取“白盒”或“半白盒”策略。“白盒”策略是指将基金持仓和调仓的历史记录完全公开,并实时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解读。“半白盒”策略是指基金持仓和调仓的历史记录仅对持有人公开,在月报或季报中进行说明和解读,这种模式是非完全公开的,且有一定的滞后性。上述两种策略都将基金底层持仓信息、调仓信息、市场观点等对持有人进行披露,代客户做出基金投资品种、投资数量、买卖时机等投资决策,让客户更懂基金投资,并切实提升客户投资体验。 ●解决投资者的投资痛点:追涨杀跌和“拿不住”基金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的过程中,存在追涨杀跌、“拿不住”基金等明显痛点。为了缓解这些痛点,投顾机构在持续发力。 例如,东方证券螺丝钉投顾团队推出螺丝钉指数估值表和螺丝钉星级指标。为了方便客户理解,其把全市场估值标注为不同的星级。往往五星级的时候是市场最低估的阶段,投资顾问会鼓励投资者投资或坚持持有。而到了三星级则是市场火热的阶段,投资顾问会建议投资者止盈,这显著改变了投资者依据市场短期走势追涨杀跌的行为。 投资者投资基金的另一个痛点是频繁交易、“拿不住”基金。统计显示,权益类基金投资者平均持有基金的时间长度只有几个月。拉长客户持有基金的时间长度,依靠的是投顾的陪伴服务。基金投顾引导投资者从财富规划角度出发,明确每一笔投资的目标,从而尽量降低短期市场行情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优化投资者收益体验。数据显示,与基金销售业务相比,基金投顾业务的投资者在申购和赎回操作上更加理性,持有周期也相对更长,这与基金投顾机构的努力探索有很大关系。 例如,自中金财富基金投顾业务上线至2023年5月底,中金财富代销的公募基金平均持有期约为11.4个月,而中金财富“公募50”基金投顾组合的平均持有期达到14个月,显著长于代销基金。平安证券则推出了特色化组合——“安心小目标”,为客户提供达标后的自动止盈服务,并建立了特色化发车模型,衡量股债性价比,推出了择机发车、不同止盈目标年化收益率的特色组合,目前已发车超44期,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1.4万名。 ●将提升客户盈利体验落到实处 基金投顾机构通过发挥专业投研能力,切实提高了客户的盈利体验。华安证券、浙商证券等券商均表示,基金投顾签约客户在盈利比例及投资体验上,显著好于非签约客户,买方投顾的价值凸显。 光大证券基金投顾品牌“金阳光管家”通过优选基金并合理配置,取得了盈利客户占比85%、签约客户的平均收益相比非签约客户提升5.78%的业绩。此外,自2021年10月25日招商证券基金投顾业务展业以来,截至2023年5月底,其投顾客户平均累计收益率高出非投顾客户约18个百分点。 投资者的期待 2023年底,中欧财富联合天天基金发布了《试点四周年——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这已是中欧财富连续第四年发布基金投顾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经历了市场的洗礼,大多数客户对基金投顾的期待是理性的,仅有不到20%的用户认为偏股类基金投顾策略应当做到全市场前20%的排名,而绝大多数用户对投顾策略的期待更加集中在“长期跑赢指数”这一诉求上。 具体来看,53.8%的调研用户希望通过基金组合配置降低账户波动;52.8%的调研用户希望与购买单品相比,通过基金投顾服务能获得更高的收益;38.1%的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投顾时,希望能获得更贴合市场环境的买卖信号指导;43.8%的投资者希望基金投顾能提供人工或者智能的资产配置建议;29.2%的投资者希望适度降低投顾管理费;26.2%的投资者希望基金投顾能提供技术较强的市场分析及定期的账户报告。 未来,期待基金投顾行业持续探索用户真正的需求,并不断研究推出新的投资工具及服务模式,为推动公募基金的高质量发展和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薛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