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且得到蓬勃发展。各种网络投资平台、网络理财平台、P2P平台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由于监管的缺失,整个互联网投资领域鱼龙混杂,野蛮生长,不时有“暴雷”和“跑路”现象出现,不少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网络传销,更有甚者,披着互联网平台的外衣实施诈骗。 下面烽火法援曝-光一例近期投资者被骗的案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炒股群里除了自己全是骗子” 今年72岁的李大妈,最大的爱好是炒股。一天晚上,在浏览电脑时,看到了一条荐股的广告推送,李大妈就通过扫码加了荐股老师的某信。 荐股老师给李大妈发来“国民财务系列公开课”的链接,让她进入直播间免费学习炒股。几次课下来后,荐股老师还邀请李大妈进入一个某信群,声称进入某信群的的人不仅可以免费听课,连推荐股票也免费。 李大妈下载了老师推荐的APP,并斥资20万购买了老师推荐的股票,但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就亏得只剩4万多,李大妈准备知难而退。 但老师告诉李大妈,他在平台拥有专用席位,有优先申购新股的权利,并保证替她补回亏损。李大妈又投了11万,并先后中了3只新股。 李大妈正在为打中新股开心时,老师告诉李大妈需要交11.5万元的验资费,否则购买资格将被取消。李大妈经过一番计算,决定还是交验资费。但之后,李大妈发现交易平台打不开了,老师也联系不上了。 “中签的全是虚构新股” “资深股民”蒋女士接到推销股票培训课程的电话后,添加了对方某信并加入了炒股培训群,群内有70多个人,气氛活跃,并且大部分人表示自己通过“老师的讲解”赚到了钱。 观察了近半个月以后,蒋女士认为这个群是真实且靠谱的,当群内的“股票私人导师”添加自己好友时蒋女士立刻通过验证,后通过对方发送的链接下载了一款炒股专用APP。 之后三天的时间里,蒋女士先后向平台内充值200万元。后软件显示其中了新股,为了认购新股,她又先后充值140万元。直到发现该APP无法正常登录,这时她才发现自己被骗,损失人民币340万元。 几种常见的诈骗方式: 第一种:社群“洗脑” 就像新闻中的情况,主要是双管齐下来拉你入坑。首先利用社群营造热闹气氛,群里其他人全是托,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朋友对所谓的“庄家“、“老师”产生好感。更重要的是,群内通过账户造假、选择一些交易量很小的股票短期操纵涨跌,让你误以为他们真的能够“料事如神”,从而入坑。 第二种:卖会员 骗子会购买开户人信息,分组向他们发送股市股票上涨信息,股市无非就是涨和跌,总有50%的机会。于是有人连续多天收到的都是正确的预测,对骗子的“专业性”深信不疑,便被要求开通高级会员。 第三种:炒软件 市面上会出现各式各样可以预测“牛股”、“黑马股”的软件,一开始免费试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收高级升级费。 第四种:假平台 这类骗术技术含量较高,骗子们会搭建一个虚假的股票交易平台,诱惑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但实际资金直接进了骗子的腰包,而不是正常买入了股票。 有句话我们听得很多:“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而骗子们往往利用人们想要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心理进行诈骗。你可能想要的是收益,但他们看中的可能是你的本金。 牢记:凡是有人免费荐股(股票、股票配资、融资融券、内幕机构票)、免费指导(外汇黄金原油、富时指数、恒生指数、沪深指数、恒指期/货、大宗商品等投资产品)操作的、让你购买炒股软件(保证稳赚不赔的)、收取投顾服务费的,都是骗局。 烽火法援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想用最简单的语言,揭露事实真相,并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魔鬼(伪善人),不然你没法理解人性的险恶。 文:烽火法援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