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线教育的创业过程中,对于上线的课程没有一个反馈和优化的理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学员的后期课程续费率不高,原因就在于其实在线课程是需要一个不断打磨的动态的过程。那问题来了,我们在打磨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点? 1、在线课程选题 对于一位新的在线课堂组织者来讲,这可能是最大的挑战之一。因为必须花时间去研究你的课程内容,并制作出课程大纲。制作一个课程首先要选好课题,需要根据自己会讲授的内容和用户需求来确定。通常需要1-2周的时间来进行用户需求调研,从教育学的原理来说,就是了解用户的学习需求分析。一般建议市场中或社会中发展出现的新现象、新平台作为课程选择的切入点。 比如:由于头条的出现,网上就出现了一大批跟头条运营相关的在线课程。当然,一般涉及到用户学习需求可以由调查法和观察法来确定用户的真实需求。并由在线教育公司或机构中的课程小组提出多个选题进行内部评审,选出最终的课程主题。 也可以到一些大型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去看一下流量最高的课程是哪些。同时观看一些高评分的在线课程有助于你完成在线课程的选题工作。因为你可能对某个主题有很深的了解、知道大量的知识,但学生及用户是否接受,怎样接受,则是另一个问题。 2、课程大纲设计 课程选题结束后就要开始进行课程大纲的设计,课程大纲需要条理清晰,逻辑通顺。这里主要是把整个课程内容的框架制定出来,建议使用思维导图来写课程大纲,大约耗时1周到一个月,这要看具体什么课程。 在课程大纲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下问题: · 本课程对于学员来说最有价值的主题是什么? · 如何将学习内容切割化、条理化,直到学员能顺利学习。 · 学员的学习步骤具体是什么?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决定,将哪些内容放入你的课程大纲中,以及如何避免无的放矢。当然,我们在不断打磨课程中,本质上就是课程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那到底需要完善哪些环节和内容呢? 第一、环节的查缺补漏 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在于一般有以公司和机构为背景的较强大的教研团队,一节课要面向成千上万的学习者,一定要积极地从学员的留言及反馈的过程中,去了解哪些知识点的讲解学员认为没有处理好,哪些中间或基础知识点可能要补上有助于学员更好的理解。所以可能打磨了十几遍或者几十遍,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可接受性。这样无论什么水平的学生都能从课程中获得收获。 一些技能或者知识门槛比较高,所以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老师把这些深奥的知识换个方式讲,这样优化以后,学员入门就容易多了。 第二、课程大纲内容与课程目标进行一一匹配,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内容 举个例子,想要设计一门美术课程,目标用户是对美术感兴趣的小白,那么在处理的过程中,就要在众多画法中选择出容易上手的几种,如彩铅,简笔画等等,然后按照学员兴趣高低或者参与难易来安排课时内容; 除了需要将知识和目标进行匹配和有序组织之外,还应有设计者的独创性及个人意志与风格传递。还是用上面设计绘画课程的例子来说明,除了上述过程之外,教师需要思考,知识之外,学员对于“绘画”这件事情本身,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是否有更大的热情; 三、教学内容和形态表现形式的优化 随着机构实力和技术的进步,课程的有些片段一定要优化,有些教学内容以视频、图文来表达肯定优于老师在视频中干巴巴的讲解要强。我们只要看看老梁的“大唐雷音寺”中的节目录制就有数了。真可谓达到了声情并茂,你看他的很多片段都是以情境视频来代替直接讲解,从而效果提升很多。 老师不一定是知识最多的那个,但却是最懂学生的那个,他知道如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接受,从疑惑到顿悟。所以,上课老师的本身的语速、姿态等,都可以逐渐优化。 在内容输出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交互的友好度。有些在线课堂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准备,用自己多年的专业经验沉淀出来的课程内容,同学却听得昏昏欲睡,毫无感觉;部分线上课程,老师写了上完字的逐字稿,精心准备了PPT,但学员听来却像是在读稿,没有上课的感觉,效果也不好。这就是内容输出环节出现了问题。 好的输出过程永远以人为本,内容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员而存在的,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内容优化和反馈回路也是必须的,在线课堂教学过程的是一个螺旋上升不断优化的过程。在教学课堂跑完一轮之后,我们应该思考:实现了哪一些学员需要的价值?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那些状况?未来应当如何改进? 另外,下面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线课程需要打磨的细节,这些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来分析 · 比如:我们使用大量的幻灯片,课程可能就会变得无聊。 · 再比如:老师出现在镜头前过多,对观众来讲,课程内容可能就会被淡化。这体现了一种微妙的教学平衡和教学艺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SEO研究协会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cxb5918@163.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SEO研究协会网www.seoxiehui.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巨推学院www.jutuiedu.com。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