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警方通报多起利用“中银会议”“抖音会议”等新型诈骗软件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诈骗分子通过远程控制手机、诱导屏幕共享等手段,窃取用户财产。专家指出,此类诈骗手法隐蔽性强,需全民提高警惕。 自2024年起,电信网络诈骗持续高发,作案手段不断迭代。此前,“银联会议”类诈骗软件因被广泛曝光而逐渐失效,但仅隔数月,诈骗分子便更换“马甲”,推出“中银会议”“抖音会议”等新型软件,以“会议办公”“客服协助”为幌子实施犯罪。据中国警察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诈骗案件占刑事案件比例已升至60%,其中远程操控类诈骗因技术性强、追损难度大,成为警方重点打击对象。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诈骗流程与真实案例 1. 冒充客服诱导下载 诈骗分子通常伪装成短视频平台或银行客服,谎称用户“开通了自动扣费服务”,需下载指定APP关闭业务。例如,65岁的徐女士接到自称“抖音客服”的电话,称其需取消“直播会员”以避免每月扣费800元。在对方引导下,徐女士下载了“中银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最终卡内余额被全部转走。 2. 技术操控与信息窃取 这些APP实为“窥屏软件”,一旦用户开启屏幕共享或远程控制,诈骗分子可实时监控手机操作,甚至直接操控设备。浙江省海盐县周女士的手机曾因下载恶意软件被远程控制,疯狂下载程序并发送验证码,所幸警方及时介入才避免损失。 3. 话术迭代与精准定制 诈骗团伙根据不同群体定制“剧本”。例如,针对老年人,以“关闭扣费服务”为由诱导操作;针对年轻人,则伪装成兼职平台或投资导师,通过小额返利骗取大额资金。玉溪市一名高中生因轻信“刷单返利”骗局,用家长手机转账40万元,仅追回部分损失。 触目惊心的诈骗现状 高发类型: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客服位列电诈案件前三,占比超88%。 受害群体:2024年玉溪市53起老年人被骗案件损失达700万元,未成年人被骗案件34起,损失122万元。 追损困境:部分案件因资金流向境外或证据不足难以侦破。例如,玉溪市7名老年人被骗案中,最高损失62万元,但追回率极低。 1. 警方提示 北京市反诈中心强调:“凡自称客服要求下载应用市场未上架的会议软件,均为诈骗。屏幕共享等于交出手机控制权,务必立即挂断电话!”玉溪市公安局反诈负责人祝林峰指出:“诈骗与学历、职业无关,关键在于认知漏洞。AI合成影像、定制化话术等技术手段,已让骗局‘无懈可击’。” 2. 专家建议 反诈民警提醒,若手机被远程控制,应立即断开网络、修改密码并报警。同时,公安部推广“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全民反诈任重道远 此次“会议”APP诈骗事件再次暴露电信网络犯罪的狡猾与危害。随着技术手段升级,诈骗分子正不断突破传统防范体系。未来,如何强化跨境打击、提升公众反诈意识,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 思考与呼吁 当技术成为双刃剑,普通用户该如何识别真伪? 面对“量身定制”的骗局,除了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我们还能构筑哪些防线? 此次“新型电诈”大家作何感想?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