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场直播带来多少就业新机会?(主题) 沈阳已培育13家省级、18家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推动直播产业规模化发展(副题)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刘洋 在一场直播带货中,主播的正对面蹲着一群人:有人抱着电脑敲字,有人拿着幸运星、好运来等小道具,还有人拿着提词板不停提示。“操盘手、助播、运营,还有选品、设计、客服、流量投放团队等等,没有十几个人,很难组成一支完整的直播带货团队。”沈阳一家直播电商运营公司的操盘手张琳琳告诉记者。 记者2月26日采访获悉,直播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每增加1亿元,可以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约1200个,展现出强劲的就业带动作用。沈阳市正通过支持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直播电商服务、鼓励直播平台联合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电商人才培养等方式来拓展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拥抱高质量充分就业新机会。 催生174个新职业 带动就业新增量 张琳琳介绍,操盘手负责整个活动的规划,相当于是一场活动的总导演,对整场直播的GMV负责,并从专业角度出发提前准备好直播的脚本。而操盘手只是直播电商新业态催生的众多新职业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2月26日发布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4年底,快手平台共带来了4320万个就业机会,催生了174个新职业。 美妆主播、网络编辑、二次元内容师、体育记录达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员、数字出版编辑、影视综达人、商业财经达人、投流师、数字化仓储师、粉丝营销师、种草师、新农人、村BA记录者、泛知识创作者……记者了解到,这些新职业既包括直接通过平台获取收入的短视频创作者和主播,也包括内容生态和直播电商生态带动的就业机会。其中,直播电商等“直播+”产业通过其独特的生态优势,深度赋能产业链上下游,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报告显示,根据测算,直播电商GMV每增加一亿元,可以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约1200个。 “00后”大学生文淼毕业后“跨界”进入了直播电商成为一名直播氛围师。在助农直播间里,文淼不仅当“捧哏”带动氛围,还横跨直播的各个阶段,负责设备调试、后台操作、维护直播秩序、数据复盘等内容。仅半年,她所在的助农直播间已销售出去上万件农产品。 行业人才缺口大 九成青年“看好” “招聘一名种子带货主播,月薪1万到2万元,要求对农资产品有一定了解,善于在镜头前表达沟通,年龄35岁到50岁”“招聘教育行业主播,要求大专学历,月薪1万到1.5万元”“招聘直播气氛师,对香薰类产品进行现场气氛烘托,月薪1万元到1.6万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随着直播与沈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直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不久前发布的《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5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达1941.5万人。 在快手平台销售家纺类产品的“波姐”告诉记者,自己做直播时单场粉丝最多50万人,但聘请专业人士后,单场直播粉丝量最多达到了300万人。 “短视频直播平台不仅是个人才华展示的平台,也是实现消费者与商家供需精准匹配的平台,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小商家的发展和千万就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直播电商已经成为新的就业蓄水池。 值得一提的是,短视频直播生态催生的新职业扩大了青年的就业范围,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选择。调研显示,九成青年对数字生态的新职业持看好态度。 拓展培养路径 拥抱高质量充分就业新机会 近年来,辽沈地区在直播经济领域异军突起,电商直播销售额、带动就业创业人数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辽宁省电商直播基地累计培育本地电商主播22万余人,直接带动就业60余万人,带动网络销售额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沈阳紧紧抓住电商直播基地这一新业态发展主体,已培育13家省级、18家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通过标准化创建,成功打造出五联、魔星、中储等一批亿元级直播带货基地,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与此同时,来自天眼查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辽宁省正常经营的直播相关企业为74963家,其中沈阳市为20369家,庞大的市场主体为直播行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着辽沈力量。 据悉,为进一步拓展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沈阳市将支持具备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直播电商服务、播音与主持、音乐(舞蹈)表演等电子商务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引进具有电商实践经验的教师,邀请行业专家作为实训导师,提升学生的前沿知识和实战经验,增设“网红营销策略”“短视频创作与运营”等课程,与MCN机构和直播平台合作开发课程。同时,鼓励直播平台、基地、网红联合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电商人才培养。 来源:沈阳日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