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推学院

AI是不是“陷阱”?盘和林:即便AI真能替代人类现有工作,人类也会诞生出很多新的工作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三体》作者刘慈欣两年前的一段公开言论最近又刷屏了,他说,人工智能会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陷阱。如果人类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丧失开拓精神和文明活力,最终可能被人工智能消灭。这 ...

AI是不是“陷阱”?盘和林:即便AI真能替代人类现有工作,人类也会诞生出很多新的工作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三体》作者刘慈欣两年前的一段公开言论最近又刷屏了,他说,人工智能会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陷阱。如果人类过于依赖人工智能,可能会丧失开拓精神和文明活力,最终可能被人工智能消灭。

这一言论引发热烈讨论:AI是否会让人类社会慢慢失去创造活力?AI到底是不是所谓的“陷阱”?2月28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

盘和林表示,“我觉得刘慈欣说的有道理,但不全对,因为AI是陷阱这个结论基于一个假设,那就是人类所有的创造行为,都是被生活所迫,是被逼出来的。这种思想有一定道理,比如竞争的确带来创新。但这个道理也不是绝对正确。”

盘和林给出了两点理由:

其一、舒适的环境下会不会诞生更好的创意。随着AI的发展,人类不需要在为五斗米发愁,那么有更多时间去参与创意和创新,教育体系也会随着人类工作重点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绘画,那么是不是人类的绘画风格会更加多元化。而这种创造性的东西是AI无法给予的。舒适环境未必就不能诞生创新。

其二、人工智能解决了人类物质匮乏的问题,那么人类就舒适了吗?我们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很多人,当年是吃饱就行,如今,各种车子房子,还要比牌子,面子,人的欲望是多元化的,AI能解决人类所有的欲望需求吗?显然是不会的,所以,其实欲望作为创新驱动力永远存在。不是消亡,而是会以新的形态出现。

“综上两点,我不认为AI会是什么陷阱,在当下,AI仅仅模仿人类,AI聪明只是人类幻觉,还没有聪明到替代人类的程度,在未来,即便AI真能够替代人类现有工作,人类也会诞生出很多新的工作。”盘和林称,未来,当我们不需要为粮食和物质发愁,那么我们可以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我们真正想要实现的理想。哪怕没有理想,做一条闲鱼也没什么不好。
分享到:
版权声明:本网页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hanzhangtoutiao@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投诉

登录后发表评论

已有 0 人参与

评论

相关推荐

李学朋

1833篇文章

TA的文章
广告
广告
广告
  • 今日热文
  • 本周热文
  • 本月热文
      小编推荐    
      热门服务     更多>>>
      热门搜索     更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