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娘,但我敢说你比我懦弱。” 01近日,@伊能静拍了一段小视频。 视频中,伊能静的大儿子哈利,正在帮妈妈要参加的新节目编舞,今年才18岁的他,身段匀称柔软,舞姿熟练流畅,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不过,视频中的哈利虽然戴着口罩,但有不少观众注意到了这个大男孩的手指上不仅有枚醒目的戒指,还涂着黑色的指甲油,耳朵上也戴着耳钉。 而在哈利的个人社交平台上,还有一些他把自己打扮成女生的照片。 换成一般人,有这样不流于俗的儿子,估计心里都要打鼓,但在妈妈伊能静的眼中,哈利一直是个富有才华,温柔有同理心的孩子。 会写歌跳舞、画画、设计,门门功课都没有低于A,今年还被两所世界名校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和纽约帕森斯大学录取。 而当初伊能静和庾澄庆选择结束婚姻时,儿子也支持他们的决定,认为最重要的是父母幸福就好。 伊能静在接到《乘风破浪的姐姐》邀约时,一直在犹豫,但哈利却对她说:
这样的男孩子,哪怕他涂指甲,打耳洞,穿女装,又怎么能否认他,不是个很好的男孩呢? 我原以为,会有人看不惯哈利的装扮,觉得他是个“坏孩子”,但当我打开评论时,却看到了这样暖心有爱的话语:
是的,何其有幸,因为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像伊能静那样一如既往的尊重孩子。 02北京有个本色男儿俱乐部,主打口号是“拯救男孩”,立志要将“娘娘腔”消灭在萌芽状态。 没错,这个俱乐部面向的,全都是些所谓的“问题”男孩。 这些男孩究竟有什么问题呢? 有个男孩叫张越,因为在母亲眼中是“柔弱的,胆怯的,像他爸爸”,就被母亲送进俱乐部去“强制改造”。 这位46岁的母亲不喜欢柔弱、爱哭、“娘炮”的男孩,认为男孩就该有男孩的样子,有血性,讲义气。 更重要的是,她担心儿子复制出一个“自私、软弱”的丈夫。
张越想过很多次“反抗”,但都被无情地“镇压”。 所以他只能选择“哀求”。 可母亲却不为所动,只期待儿子能通过训练,将来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为此张越给自己的母亲做了一个记仇本:“打我骂我的时候就扣十分。” “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听话。”母亲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说。 这样的“男孩训练”并不是首例,当然也会不是最后一例。 早在2006年,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就曾被曝出采用“鞭刑”“罚吃辣椒酱”等方式训练,宣称“用鞭子抽出阳刚”。 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这种“拯救男孩”的训练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所谓的训练费用,算得是高价,却仍引无数家长前仆后继,因为这些父母们只有一个念头,希望儿子能够成为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汉”。 可是,这样的男孩真的是有“问题”,需要被“拯救”吗? 03其实,需要拯救的不是我们的男孩,而是男孩的母亲。 一个失败的,焦虑的却找不到出路的母亲。 因为丈夫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席,张越的母亲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单亲妈妈”。 这其实暴露了现实当中很多家庭中的一个问题: 把丈夫当儿子养,把儿子当丈夫养。 夫妻之间出了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却放任自流,而选择把这种缺憾和期望寄托给儿子。 张越的母亲就是如此,她认为软弱、娘是婚姻失败的原因之一,不希望它们投射到儿子身上。 为了不让儿子继承父亲的“基因”,不顾儿子的意愿去改造他,把儿子装进自己心目中充满阳刚之气“男子汉”的套子里。 曾经有位母亲也来咨询室求助过。 她是位全职妈妈,有一个才上小学的儿子,老公经常出差,无暇顾及家庭,但她发现自己的儿子虽然是个男孩,却一点也不像同龄的男孩子一样邋遢,特别爱干净,而且更喜欢和女孩子在一起玩。
但实际上,和这个男孩子接触几次后,会发现他是个很讲卫生,爱干净,又温柔的孩子,甚至看到班里有些调皮的男同学欺负女同学,还会帮女孩子出头。 一直以来,我们对阳刚之气都有误解,究竟何谓之阳刚之气? 阳刚之气等于肌肉和力量吗? 大块头,肌肉男,嗓门大……就是阳刚之气吗? 难道一个有教养,有担当,负责任,但面相阴柔的男人难道就不是“男子汉”了吗? 如果一个男孩品性端正,却只是因为长相阴柔,或者行为内敛就被排挤,那一定是这个世界对男孩温柔最大的恶意。 04苏打绿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组合,作为苏打绿的主唱,吴青峰的嗓音极具个人特点,但有的人却因为他与生俱来的嗓音,觉得他娘里娘气,无法接受,甚至被人恶意攻击。 吴青峰曾在一档节目中回应说:
除此之外,吴青峰还写过一首歌《彼得与狼》,歌词中有一句“你说我娘,但我敢说你比我懦弱”,可以说这是吴青峰对别人冷嘲热讽的有力回击。 是的,现在电视荧幕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奶油小生”,也引得一些人高呼“娘炮误国”的口号。 当初央视《开学第一课》因为邀请了几个“娘炮”小鲜肉被炮轰,就有不少人感慨“少年娘则国娘”。 各种吐槽满屏飞,还有要把“娘炮”当四害灭了的。 对此,我想起知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谦老师在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没有谁比谁高贵,我们都只是站着的普通人。 另外,还有很多家长忧心忡忡,生怕这些娘炮当道会教坏自家的小孩子。 但家长们能想象吗?其实最初被叫“奶油小生”的不是别人,正是唐国强老师。 当时陈冲和唐国强一起拍《孔雀公主》,因为剧中唐国强成功饰演了一位柔情似水,相貌精致,肤色白皙的王子,又因为爱吃奶油,才被陈冲戏称为“奶油小生”。 但是,现在的唐国强老师“娘”吗?还是当初看剧的人变“娘”了?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奶油小生”“娘炮”并不会把小孩子教坏,反而这种随意贴标签,带有偏见性质的言论才会教坏小孩子。 无论一个男性在行为举止上有多么的“女性化”,这都是个人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好人。 心理学家荣格说:
女人可以很英气,男人也可以很温柔。 正如柏拉图所说的那样:“人本来是雌雄同体的,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缺失的那一半。” 而这缺失的那一半,隐藏的不仅是我们可以共度一生的另一半,还有我们社会性别的另一半。 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缺失的那一半。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