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后半年,风口无疑是属于社区团购的,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推出《2020年社区团购投融资数据报告》,盘点了今年社区团购的投融资现状。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社区团购公开融资事件达19起,是历年来的第二高;披露融资金额达171.7亿元,同比增长356.3%,创下了历史新高。这还是公开融资的,还有没有公开融资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注入给社区团购的资本已经超过了260亿。入局社区团购的互联网巨头有美团、滴滴、拼多多、阿里巴巴、腾讯、京东,除了今日头条、百度、网易等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巨头外,基本上都已经入场了。 那么有一个问题,互联网巨头们为何要齐聚社区团购? 之前在知乎上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已经结束了,用户增长各互联网巨头都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然而下沉市场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挖掘空间的,而社区团购很好的与下沉市场能贴合在一起,所以,各巨头才会不惜花费大批资金去抢占这块流量。 这就是为啥互联网巨头们迫不及待地涌入这个市场的原因。 然而,令互联网巨头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之前玩的手段这次却不灵了,除了很多网友不买账之外,包括人民日报、央视等知名官媒都发表评论文章指责批评互联网巨头们。 以下是央视点评: 正如人民日报点评所说,作为互联网巨头,掌握着海量数据、先进算法,理应在科技创新上有更多的追求和担当,有更多的作为。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 互联网巨头扎堆进入社区团购,想要获得更多的用户,无非就是之前屡试不爽的套路,靠低价抢夺用户,为了获取用户,前期卖的价格要比进的价格还便宜,是,用户前期确实会得到一些便宜,但这块带来的后果就是大批量的依靠卖菜、卖水果的人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当巨头们搏杀的最后留下来的那些会掌握着庞大的流量,这时候连种的菜农和果农的利润会被压榨到很少,因为议价权这时候掌握在这些最后留下来的巨头手里,整个市场会乱七八糟,谁会保证社区团购不会像之前的P2P和蛋壳一样最后留下一地鸡毛呢? 还好,国家这次出台相关社区团购的政策很快,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22日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 为严格规范社区团购经营行为,会议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九不得”: 一是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 二是不得违法达成、实施固定价格、限制商品生产或销售数量、分割市场等任何形式的垄断协议。 三是不得实施没有正当理由的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搭售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四是不得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排除、限制竞争。 五是不得实施商业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危害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六是不得利用数据优势“杀熟”,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是不得利用技术手段损害竞争秩序,妨碍其他市场主体正常经营。 八是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九是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危害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我看网上有网友说,如果“社区团购九不得”真的都强力实施,互联网巨头们还会做社区团购吗? 在电商品牌有淘宝系、京东、拼多多等,在餐饮外卖有饿了么、美团,在出租车行业现在是滴滴一家独大,这些企业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巨头,而社区团购作为互联网类的新兴市场,面向的群体之广,涉及到的利益也颇为丰厚,同时,互联网巨头们手里有庞大的数据和先进的算法,再加上雄厚的资本投入,打开社区团购市场对于他们来说轻而易举,在资本领域没有听说放弃嘴边肉的说法,互联网巨头没有这么简单退出社区团购市场。 网友们都说,国外的巨头如马斯克们都在搞科研,而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却想着怎么从小商贩的口中夺食。 未来社区团购市场发展对于我们来说是不确定的,社区团购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各大互联网巨头也应做好带头企业社会责任,多在高科技术领域进行突破,多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不为那“几捆白菜、几斤水果”而绞尽脑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担当的高技术企业。这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难道我们在芯片等高科技制造领域被各种卡脖子还不足以让你们清醒吗?你们赚钱这无可厚非,但是不要老往偏跑,多像华为、百度、大疆等学习,把科技创新摆在第一步。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