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营销可以说是 培训机构最喜欢的营销方式 因为口碑营销“威力巨大”。 为什么口碑营销能够如此有效呢? 口碑营销最初的形式就是口耳相传。后来,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口碑营销有所改变,但其成本低廉、拥有强大的传播力量的优势保留下来。 相较于传统的广告营销而言,口碑营销的力量毫不逊色,主要原因在于口碑营销独有的两大特性:倍增特性和信息的正面性。 倍增特性 倍增特性是口碑营销独有的特性。 我们可以想象,一条信息传递给两个人,这两个人再传递给另外两个人,如果这个信息传递过程重复上百次,那信息传播人数可以想见。即便这个过程不能重复上百次,重复50次,或者重复20次,传播效果也足以令人震惊。 信息的正面性 一直以来,消费者都与企业处在对立面。消费者天生会秉持怀疑、防卫的态度接收企业通过广告传递出来的信息。即便这些信息设计得再精心,传到消费者耳中的时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口碑传播则不然,在口碑传播的过程中,消费者从亲朋好友口中得知商家传递出来的信息,基于对亲朋好友的信任,消费者会降低对信息的戒心,使传播效果达到。 现在,许多培训机构也在不断提倡要做口碑营销。但很多机构都对口碑营销存在误解:他们认为口碑营销就是提供优质的课程和服务,让学生家长产生满足感,建立起良好的口碑,进而引导家长口耳相传。 事实上,提供优质的课程和服务,让学生家长产生满足感仅是口碑营销的基础条件。这个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但仅拥有这个条件还不足以开展口碑营销。 另外,作为一种营销形式,口碑营销所包含的营销战术与实施技巧非常多。由此,部分培训机构对口碑营销产生了另一种误解,认为口碑营销就是制造一些事件进行炒作,以此来吸引公众的注意。 事实上, 上述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当下,我们不应该仅将口碑营销视为一种片面的营销策略,还应将口碑营销视为一种整体营销战略。现如今,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个口碑营销事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就一个机构,也能毁掉一个机构。所以,培训机构更应该用战略性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开展口碑营销。 按理说,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教育环境里,受文化、习惯的影响,应该非常适合采用口碑营销的开展。但事实上,也正因为中国的文化、习惯比较复杂,口碑营销开展的难度也相对较大。 那么,培训机构该如何玩转口碑营销? 又要怎样运用口碑营销让校区生源爆满呢? 如果想让别人关注、谈论一件事, 这件事就必须吸引人。 重点在于要对口碑营销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口碑营销内容设计需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01 借势 以小博大是口碑营销最突出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培训机构招生营销人员也要善于借势,这里的势既可以是节气时令、热点事件、政策法规,也可以是竞争对手的势。
在那个阶段,这家数学补习机构初出茅庐,没有能力驳斥老牌机构的观点。但是,他们开始转换思维,借助老牌机构发出的“新老论”来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在该思维模式下,数学机构推出了一个广告,广告主题为“新一代的数学思维,新一代的正确选择”,大肆向年轻父母宣扬“新”数学思维的教学优点,鼓励其尝试“新”课程产品。 借助该方法,这家数学机构成功地借助老牌机构的“新老论”在当地家长心目中树立起了新一代数学思维教学体系的品牌形象。 02 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凡是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话题总能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所以,培训机构做口碑营销必须将传播内容与目标客户(学生家长)的利益挂钩,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刺激其进行讨论。
03新颖 在信息过剩、媒体形式层出不穷的时代,无论是广告,还是新闻,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都在下降。现在“买赠”已是一种最常见的促销方法,但因为过于广泛使用,其应用效果差强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培训机构要想引起学生家长的注意,就必须制造新颖的传播内容。
04 争议 如果某个话题具有争议性,这个话题就非常容易引起他人的注意,被广泛传播。但争议往往与负面内容相连,所以,培训机构在制造争议性内容时要把握好尺度,引导争议朝正面方向开展,不然有可能弄巧成拙,反受其累。
05 私密 很多被广泛传播的事件都曾是秘密,因为探听私密是人之天性,私密对人们有着无比强大的吸引力。如果培训机构制造一些私密的内容,对营销信息刻意做一个神秘的“包装”,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 不用刻意告诉他人,大家也会主动地对其进行挖掘、探寻,直到获取消息,并将消息传播出去为止。但是在使用这种策略时,要切忌故弄玄虚、愚弄大众,以免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
点击查看更多